今天给各位分享服务器磁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磁盘阵列和存储服务器的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磁盘阵列和存储服务器的区别
该两种设备区别如下:
首先*质不同:磁盘阵列是一种方法,而存储服务器是物理设备。其次用途不同:存储服务器用于提供存储数据的服务,而RAID技术用于提高数据存取速度,实现对数据的冗余保护。
还有就是组成不同:磁盘阵列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而存储服务器通常是独立的单元。
二、海康存储服务器磁盘阵列配置流程
海康存储服务器磁盘阵列配置流程?
第一步:打开海康存储服务器管理系统,在RAID界面进行选择RAID层及磁盘阵列种类;
第二步:根据相应RAID层,设置需要添加的磁盘数量;
第三步:“Create”按钮,系统会提示磁盘阵列类型是否支持;
第四步:“Yes”按钮,系统会提示是否确认使用磁盘完成磁盘阵列的配置;
第五步:“Yes”按钮,启动配置磁盘阵列,完成磁盘阵列配置。
三、服务器用什么硬盘
问题一:服务器用什么硬盘好?看网站同时访问人数了,如果在50人以下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是要是同时几百人在线,那是不行的,邮箱是没问题的,只要容量够就行。
关键的SCSI的硬盘在SCSI卡上自己带有处理芯片,硬盘速度也高,基本不占用cpu资源,SATA就不是这样了,一旦人数多了,CPU资源会耗尽的。
问题二:服务器要用什么硬盘? 10分服务器,看是哪种阵列。
如果是SAS阵列的,用SAS1.0.2.0或SATA 2、3硬盘。
如果是SCSI阵列的,用SCSI硬盘
问题三:服务器硬盘和普通硬盘有什么区别?第一,HDD for Server和HDD for PC当然不一样,Server一般采用SCSI接口硬盘(现在SAS已经取代了SCSI),而PC一般采用ATA接口硬盘(现在SATA已经取代了ATA),SCSI硬盘的优势是对系统占用非常小,比如说你将几十GB的数据D盘拷贝到E盘,同时将几十GB数据从E盘拷贝到D盘,磁盘资源应该是基本耗净了,再同时运行CS,如果在PC上面,这两个拷贝动作会占用全部的CPU资源,CS根本无法运行,但是在Server上,这两个拷贝动作几乎不会占用任何CPU资源,CS除了刚刚进去略慢之外,一旦读取到了内存,可以非常正常流畅的运行
普通PC机的硬盘相比,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速度快
服务器使用的硬盘转速快,可以达到每分钟7200或10000转,甚至更高;它还配置了较大(一般为2MB或4MB)的回写式缓存;平均访问时间比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采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标准的SCSI硬盘,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分别可以达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高
因为服务器硬盘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运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说,硬盘如果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在的硬盘都户用了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为了避免意外的损失,服务器硬盘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冲击力。
3、多使用SCSI接口
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SCSI硬盘。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接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专用的SCSI接口卡,一块SCSI接口卡可以接7个SCSI设备,这是IDE接口所不能比拟的。
4、可支持热插拔
热插拔(Hot Swap)是一些服务器支持的硬盘安装方式,可以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拔出或插入一块硬盘,操作系统自动识别硬盘的改动。这种技术对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服务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v
问题四:服务器硬盘和监控硬盘有什么区别服务器硬盘,接口就不一样。是SAS接口。监控多是SATA接口。
另外,服务器硬盘是适合多人访问的,比如1000人同时访问,但监控硬盘或普通家用硬盘,100人访问就瘫痪了。
第三,服务器硬盘是强调*能的,监控硬盘不强调*能,*能要差一些,但节能非常好,有时候转速还可以自动上下浮动。
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可以7x24时开机。
问题五:服务器使用西数硬盘那种级别的比较好你好。
若你想找服务器的硬盘的话,我觉得你可以考虑WD数据中心系列的WD Re/WD Se/WD Ae。
WD Re-适于用在数据中心,NAS/SAN和监控系统等。容量介于250GB- 6TB。工作负载每年可高达550TB。此硬盘提供五年的有效保修期。
WD Se-适于用在海量存储及备份环境,或者是内容分发网络(CDN)。容量介于1TB- 6TB。工作负载每年可高达180TB。此硬盘提供五年的有效保修期。
WD Ae-适于用在数据中心归档存储,低温存储服务器或者是磁带库。容量只有6TB。工作负载每年可高达60TB。此硬盘提供三年的有效保修期。
若想查询更多详情,你可浏览西部数据官方网站。
西部数据网站>选择[内部硬盘]>选择[数据中心]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帮助。
问题六:戴尔服务器用什么硬盘服务器一般都用SAS接口15000转的专用硬盘,也可以用SATA接口的硬盘,SAS接口与SATA接口可以兼容,但*能和传输率没有专用硬盘高。
问题七:那些服务器用的硬盘叫什么硬盘服务器用什么硬盘取决与你当前用的什么SATA congtroller,板载sata congtroller只支持传统的SATA接口的硬盘(SSD或者普通机械硬盘)
如果使用外接阵列卡接硬盘背板,那么最好使用SAS硬盘,因为SAS硬盘速度是SATA硬盘的2倍(12G/S),SAS背板同时也向下兼容SATA硬盘
当然需要获得更好的*能可以选择SAS SSD这种硬盘
问题八:服务器采用很多硬盘的作用是什么一方面单块硬盘容量不够,需要加多块硬盘保证容量
另一方面,服务器要保证数据的安全与稳定,需要做RAID
问题九:现在机架服务器都用什么硬盘服务器一般都是采用企业级硬盘(普盘、SSD、SAS等),你可以去服务器厂商(正睿)的网上随便看几款机架式服务器就清楚了!
问题十:普通硬盘和服务器硬盘有什么区别?和普通硬盘用SATA不同,服务器硬盘很多使用的是SAS接口(串行式SCSI接口)
服务器盘一般有以下特点:
高转速(7200转和10500转),巨大的缓存,SAS接口,给服务器带来更大的数据吞吐量。
可靠*高,由于服务器需要长时间连续不停地运行,服务器硬盘通常要比家用硬盘更高的稳定*。
热插拔,部分由于服务器需要支持热插拔。
最后就是价格一般较高~
四、服务器磁盘管理(分区和挂载)
以ext4文件系统为例,设计的时候分为4个部分
由于 ls-l获取的是i节点记录的数据使用的数据块个数,而 du则是通过i节点获取实际大小,所以 ls-l和 du显示的数据大小不同。
RAID全称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也就是磁盘阵列,通过整合多块硬盘从而提升服务器数据的安全*,以及提高数据处理时的I/O*能。
RAID目前常用的是RAID5,至少需要3块硬盘,其中一块硬盘用于奇偶校验,保证数据安全,其余硬盘同时读写,提高*能。此外,你还需要知道最原始的是RAID0,同时将数据读写到所有硬盘里,速度就变成了原来的N倍。RAID1至少需要两块盘,其中一块硬盘是另外硬盘的镜像。它不提高读写效率,只提高了数据安全*。RAID10是RAID0和RAID1的组合。
目前的服务器都配备了硬件RAID卡,因此在为服务器增加或更换硬盘时,需要格外注意,
fdisk只能对不多于2TB的硬盘进行分区
假如你的硬盘大于2TB,那么会输出如下信息
提示信息中的警告中,就建议"Use parted(1) and GUID partition table format(GPT)."
因此,对于大于2TB的硬盘就需要用 parted进行分区
输出信息如下
创建新的GPT标签,例如
设置单位
创建分区,比如我将原来的10T分成2TB和8TB
查看分区表
输出如下
退出
此时会提示"Information: You may need to update/etc/fstab."/etc/fstab用于设置开机硬盘自动挂载。如果硬盘被拔走了,而/etc/fstab没有修改,那么会就提示进行修复模式。
在挂载硬盘之前,需要先对磁盘进行格式化。使用的命令为 mkfs,使用-t指定文件系统,或者用 mkfs.xxx,其中xxx就是对应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有如下几类
目前最流行的是ext4和xfs,足够稳定。其中xfs是CentOS7之后的默认文件系统。
之后用 mount进行硬盘挂载,分别两种情况考虑
一种是新建一个文件路径,进行挂载。
另一种是挂载一个已有目录,比如说临时文件目录/tmp挂载到新的设备中。
第一步:新建一个挂载点,将原有数据移动到该目录下
第二步:删除原来的/tmp下内容
第三步:重新挂载
和mount相关的文件如下
此外mount在挂载的时候还可以设置文件系统参数,例如是否支持磁盘配额,对应-o参数
第零步:检查服务器是否具备RAID阵列卡,如果有,则需要先为硬盘做RAID。
第一步:使用 fdisk-l检查硬盘是否能被系统检测到
第二步(可选):假如需要硬盘分区,则用 fdisk/gdisk/parted对硬盘划分磁盘
第三步:使用mkfs进行磁盘格式化,有如下几种可选,
第四步:用mkdir新建一个目录,然后用mount将格式化的硬盘挂载到指定目录下。卸载硬盘,则是 umout
第五步:修改/etc/fstab将硬盘在重启的时候自动挂载。注意:如果硬盘不在了,则需要将对应行注释掉,否则会进入到emergency模式。
版权*:本*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外,均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使用-禁止演绎 4.0国际许可协议(CC BY-NC-ND 4.0)进行许可。